儿童早期的不宽容对于其后期习得宽容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宽容只有在个体拥有了自我意识之后才有可能发生。儿童早期的不宽容与自我意识存在密切关系。从特定意义上说,儿童只有首先经历不宽容,建立起对自我的自觉意识,才有可能学会宽容。
一、儿童早期不宽容的主要表现 虽然0~6岁儿童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宽容表现各不相同,但有研究者发现,儿童早期的不宽容可主要表现为以下四种类型。 1.对“我的”身体不舒服的不宽容 儿童最早表现出来的不宽容可以追溯到出生的那一刻。人们经常会用“呱呱坠地”来形容一个新生命的降临。但是婴儿出生时为什么会啼哭呢?从生理机制上来说,啼哭是婴儿离开母体后第一次用肺进行自主呼吸时呼出的空气经过喉头,冲击声带发出的声音。这种解释认为,婴儿只是发出了哭的声音,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情绪表达。但也有研究者认为,婴儿出生后的啼哭不仅仅是空气刺激声带发出的类似哭的声音,同时也是他对于自己身体承受痛苦的情绪表达。新生儿刚进入这个刺眼、寒冷、纷乱、喧哗的新环境,一切的一切让他感觉非常不适。“他独自承担了所有的痛苦。光线和声音伤害了他,被母亲娩出时的剧痛刺痛了他体内最深处的神经。当他诞生的时候,他嗷嗷大哭:‘你为什么离弃我?’”婴儿通过出生时的啼哭表达了他最早的不宽容。之后,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一旦他感觉到饥饿、寒冷、炎热、潮湿、疼痛等不舒服时,往往会通过哭闹的方式来表达其不宽容。 2.对“我的”习惯被打乱的不宽容 儿童早期还会表现出对“我的”习惯被打乱的不宽容。嗅觉在婴儿出生时基本发育成熟,婴儿比较容易建立起对气味的习惯,如果更换照顾者,婴儿往往会激烈地哭闹,这是因为他对照顾者的气味习惯被打乱了。对习惯被打乱的不宽容还突出表现在儿童的秩序敏感期。秩序敏感期是蒙台梭利最早发现并加以详细论述的。在秩序敏感期,当儿童所习惯的秩序发生变化时,儿童常常会表现出不宽容。例如,几个月大的女婴因为“桌子上的雨伞放错了地方”而突然焦躁不安,因为这“严重违反了她原来记住的那些东西的摆放秩序”。再比如,一个约一岁半的男孩在旅行中突然哭闹,只是因为他认为“外套应该穿在身上”,“母亲把外套橡一块抹布那样搭在手臂上,这在孩子眼里是没有秩序的”。
笔者在通过访谈收集研究资料的过程中,也听到家长提到一些儿童对习惯打乱不宽容的例子。如一个上幼儿园的男孩起床晚了,妈妈急匆匆地给他穿上了衣服,结果男孩非常不配合,要求脱下来重新穿,因为他平时习惯先穿上衣再穿裤子,而妈妈忙乱中先给他穿了裤子。类似的案例有很多,都表现出儿童对“我的”习惯被打乱的不宽容。 3.对“我的”意愿被违背的不宽容 刚出生的婴儿就会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婴儿喜欢被父母抱着,在父母怀抱中,婴儿容易获得安全感,表现得比较安静,而被放在床上时,想要获得安全感的意愿被违背了,此时婴儿通常会通过哭闹的方式来表达他的不宽容。随着成长,婴儿不但有被抱的意愿,而且对抱的方式也有要求,如两个月左右的婴儿愿意被竖抱,一旦意愿被违背,他们就会打挺并发出不满的声音,直到意愿被满足为止。再比如,三岁左右的儿童对一些细小的东西感兴趣,如果儿童正在观察一只蚂蚁或者一片树叶时被父母匆匆拉走,此时儿童的意愿被违背,不宽容就会表现出来。五岁左右的儿童对于如何搭建积木、如何画一幅画以及如何制定游戏规则等都有自己的意愿,如果被违背,他们往往会表现出不宽容。 4.对“我的”物品和亲密他人被占据的不宽容 儿童的这种不宽容突出表现为独自占有食物,俗称“吃独食”。除此以外,儿童也很在意自己的衣服以及各种物品。如果这些物品摆放在那里,儿童不会对它们特别关注,但是在给他人使用时,儿童会立即表明“那是我的”“你不能用”。 在这类不宽容的表现中,还有一种独占情形,就是儿童对于他所认为的和他具有亲密关系的人的独自占有。儿童认为和他关系亲密的人是属于他的,别人不能与其建立亲密关系。亲自带孩子的母亲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当在自己孩子面前抱其他孩子时,自己的孩子往往会使尽浑身解数去重新占领母亲的怀抱,表明“妈妈是我的”。此外,儿童对“亲密他人”的物品也十分关注。对于试图使用或分享亲密他人的物品的行为往往也是儿童所不能宽容的。 |
地址: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文三路求智巷3号 电话:0571-89710242
Copyright © chinayej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浙ICP备11065404号-8